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草圣高二适

草圣高二适

关键词:姜堰文化,草圣,高二适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姜堰在线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www.jiangyan.ccoo.cn
  • 感谢 0523jy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644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草圣高二适

杨华山

 

在金陵的几年学习之中,有缘知悉书学四大家林散之、萧娴、高二适、胡小石的一些趣闻逸事。我的书法导师庄希祖先生在说起恩师高二适先生时,敬仰之情常溢于言表。在这样的熏陶之下,我的心境向着高二适先生靠拢了,始知其与吾乃是同里,又姜堰市设立其纪念馆,彰德之余,感喟不已,谨以斯文,聊表追忆,愿二适先生之书名人品更加广为人知。

 

高二适先生(19031977),江苏姜堰市兴泰镇小甸子人,生前曾任江苏省文史馆馆员,是我国当代著名学者、诗人和书法家。先生原名锡璜,后更名为二适,号舒凫,舒父,麻铁道人。关于名号二适先生曾自解曰:“二适者,适吾所适也,舒凫者,舒展自如也。”因而,在艺术上,他所追求的也就是一种“无适而不可”的境界。先生自幼生长在乡间,18岁时即为本乡小学校长,文笔超群,为乡里所重。其好学知进,曾求知于同乡前辈戈公振与韩紫石二先生,为学日深,中年后又见之于陈树人、于右任、章士钊等名士,许为忘年交,彼此唱和。“独学自成,不为人知”是其本色,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,孜孜不倦的追求,终于赢来了他艺术生命的光华,他在艺术上取得非凡成就,被人们称喻为“草圣”。

 

二适先生的书法,始学唐人,上追秦汉魏晋,下涉宋元明清,师古人、师造化、类自然、看万象乃书道修为之本。他重传统,求创新,于真、行、草、隶均有很深造诣。“甲戊大暑,临此最勤,余年六二矣,右军法始稍解矣……”(跋《唐拓十七帖》)可见其苦心追摹之深。跳越藩篱而另辟蹊径在他的另一题跋中得到了体现:“写此铭,如不能悟到一点新意,定为钝根汉”、“由此悟到新意,可能悟得妙意,新者新颖,妙者妙造天然也。”(题唐太宗《温泉帖》)临《晋祠铭》时他说:“唐太宗书得力于右军兰亭而出以变化,笔划驰骤过之,今人要变易太宗形模,才称能手。”他又说:“作字如只凭一付本领,而无随时随地随人转换之功,终非大家数也”(临《大唐纪功颂》)“自来书法造诣本以各臻妙趣为极则,本原尚同,体制稍别”。

 

二适先生年逾五十时,始攻章草。他的书作融章草、小草、今草、狂草于一炉,其善用狼毫,用笔恣肆泼辣,破立偕存,偏侧兼用,转折分明,连绵不绝,亦有大令遗风。姜堰市高二适纪念馆馆长郁胜天先生说:观高老作品有一种“狭路相逢勇者胜”的气势,呼之欲出,无法遏制,我以为然。“赴速急就称奇觚,鬼哭神惊运思初,隶学千载成绝业,而今捉笔有传书。”此是二适先生在《新定急就章及考证》一书定稿后所作绝句,他对自己的书法非常自信,晚年曾刻一章曰“草圣平生”。

 

二适先生力主学书当从章草入,“章草为今草之祖,学之善,则笔法与之变化入古,斯不落俗矣。”他批评宋人笔法“无可免俗,草不兼章,冈成轨范,故至此耳。”批评怀素,称“怀素自叙何足道,千年书人不识草”,只可“悬之酒肆”。至于吴皇象、明宋克之章草,他则旦夕惴摩,手不释卷,他的法书经过了“无知”到“稍悟”继而“稍解”的三大过程。

 

高二适先生与章士钊先生交往四十余载,相知甚密,可谓谊及师友。章士钊对其曾有“唯望书家噪一高”“天下一高吾许汝”等赞辞。1963章士钊先生见到高二适先生一幅诗翰“挥洒极工,颇类南宫(米襄阳)名札”于是“爱之重之”,即和诗一首,发表于当年香港《大公报》上称“漫天恶札世争奇,皇象工书人不知”。在诗后章士钊先生还特地说明“……高二适本无书名,唯无书名,是以独绝。”充分评价其慎独,不为名利所惑之高贵品德。

 

1965年,郭沫若先生关于《兰亭序》是为后世之依托一论一出,二适先生率先表示异议,独持己见,撰写了《兰亭序真伪驳议》一文,该文两次见诸报刊,引起争论,使得高二适先生声名大振。毛泽东主席亲自写信给郭老称“笔墨官事,有比无好”。不久,文革事起,高老二适先生的数千册图书被绝载而去,这对一日无书、一日不书便不能活的老人来说,无疑是一种沉重打击。在一册仅存的《淳化阁帖》(卷七),他题跋道:“六六文运仅存此册,夜起狂书十纸,不死适老子题”。他对书法的痴迷达到了近乎狂的地步。

 

二适先生于诗歌创作上亦有很深研究,他师唐之杜韩刘柳,宋之江西诗派,书作多以自作诗稿为主,书卷气息十足。二适先生于治经史亦有独到之处,1963年,二适先生所撰《刘宾客文集校录》《柳子厚与刘禹锡论周易九六论书》等,深得章士钊先生赏识。时高二适已逾花甲之年,可见其精进精神不已。

 

狂者进取,狷者有所不为。70年代初,由于中日关系的改善,书法真伪国际交往的工具骤然“吃香”起来。以高二适、林散之、胡小石、萧娴为代表的“金陵四老”,使得南京书法领全国风气之先。那时的书法作品显然还不能获得厚酬,但是谋求方便还是颇有用场的。而高二适的书法活动,充分表现了其狷介的性格。现为南京十竹斋书画社专业书法家的桑作楷先生(15年前我曾专程去拜望过先生)说,那时他在江苏省新华印刷厂当工人,一次公伤后,高二适先生专程到他宿舍看望他,并即兴挥毫,为他书写了巨幅。有一次,高二适先生去某中学,学校校长并不知道他是书法家,出于敬老之心,热情接待了他。事后,高二适先生主动赠书于他。而高二适先生从未主动赠书给省、市领导。有的省、市领导向他索要书法作品,他还有意回避。作为一介寒儒,高二适先生的取舍自有其良苦用心。
   

高二适先生狷介的性情,是以终身清贫为代价的。中日建交一周年之际,他所书屈原赋横批参加北京的一个展览。一位著名书画家致信给他,称誉他的书法为“第一”,他将信扔进废纸篓里。现在收集在《高二适书法集》里的一件杜甫诗《秋兴》八首之一,也是他扔进废纸篓而被家人捡起收藏的。为出版《高二适书法集》,他的家人大费周章。他有5个子女,收藏他的墨宝合起来不足十件。他给学生的一些手扎,多有感谢某人代买蜂窝煤、感谢某人赠送边角纸等。

 

如今,高二适先生的一幅四尺条屏书法,售价逾万元。由此看来,狷介的高二适,清贫而又富有。

 

斗转星移,二适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三十三个春秋了。高二适纪念馆之建立、陈列与展示、展览,是我市文化史上的大事,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件大事,是使中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得以光大的一件实事。二适先生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璀灿辉煌的一页,他的书名将千古流芳。——文化局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588 传真:商务合作QQ45177403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 邮编:102209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